本文共 1664 字,大约阅读时间需要 5 分钟。
在类Unix平台上,文件名称大小写敏感。为了减少开发成本,建议将数据库、表和存储过程等对象名称默认转换为小写。这样可以避免大小写相关的潜在问题。
默认值为10,表示在一台物理服务器上,mysqld线程在异常中断次数超过10次后,将无法再连接到服务。建议将该参数设置为至少10000或更高,以提高连接的稳定性。如果异常中断次数超过设置值,可通过执行FLUSH HOSTS;
或重新启动mysqld服务来解决问题。
interactive_timeout
和wait_timeout
都设置为172800秒。根据业务需求选择合适的隔离级别和binlog格式:
transaction-isolation = read-committed
,binlog-format = mixed
(适用于MySQL 5.1.12及以上版本,MySQL 5.0.x版本仅支持statement
格式)。transaction-isolation = repeatable-read
,binlog-format = mixed
(同上,MySQL 5.0.x版本仅支持statement
格式)。默认状态下,事务调度是禁用的。建议在需要时临时启用:SET GLOBAL event_scheduler=1;
外部锁定机制(操作系统锁)仅适用于MyISAM引擎,易导致死锁。建议禁用外部锁定,以提升性能。
用于缓存InnoDB引擎表数据和索引,默认值为128MB(受限于系统架构和内存大小)。
配置建议:根据物理内存总量设置为80%(专用数据库服务器)。若遇到内存竞争、缓冲区初始化时间过长等问题,可适当减小缓冲池大小。用于缓存数据字典和内部数据结构,默认值为8MB(Plugin版本)。建议根据表数量和数据量调整该参数,以避免内存不足问题。
InnoDB引擎支持基于访问频率的自适应哈希索引,减少内存占用并提升查询效率。
允许缓存空间中不刷回磁盘的最大百分比,默认为90%。建议根据业务特点调整,通常设置为20%~50%。
限制表缓存的最大数量,默认值为64。通过open_tables / table_cache
和open_tables / table_cache
比率监控缓存使用情况。
默认值为0,允许同一时刻最多有0个线程提交事务。范围1-1000。注意:不能随意更改,只能在非0值之间调整。
默认值为500,限定同一时刻访问InnoDB引擎的线程数。线程超过限制时,进入队列等待。
通过合理配置上述参数,可以显著提升MySQL服务器的性能和稳定性。
转载地址:http://ecdfk.baihongyu.com/